35年以“四爱”助力中医发展

      |      2023-12-28 12:07:02

  35年以“四爱”助力中医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除了依靠党和国家的政策大力支持外,关键是要靠中医人的自身努力,纵观中医药的发展史,如果没有历代医家和当代中医人的不懈努力,是不可能达到现在的繁荣局面的。如果没有东汉张仲景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花费数十年的时间广泛收集、总结研究出中医六经辨证方法和内科杂病的辨证施治方法,著成《伤寒杂病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六经辨证方法和中医内科学及各首行之有效的经方;如果没有明代李时珍花费27年的时间,跑遍全国各地,爬山涉水调查研究,广收博采,著成《本草纲目》,就没有如今的中药学和中药大词典。还有当代许多中医名医名师及民间中医们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北京聚医杰建立35年来,一直不忘崔月犁、吕炳奎两位老领导的嘱托,舍小家为大家,一直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带领、引导基层中医、民间中医们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推波助澜,用真心真情的“四爱”去助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自1998年江淑安院长接手北京聚医杰医科院的工作以来,面对只有证照、牌子、章子的“一穷二白”单位,始终不忘崔月犁部长的叮嘱,一定要扛起“聚医杰”这面旗帜,团结和组织基层中医、民间中医为中医事业奋斗,撑起这个“民间中医之家”。25年来本着履行“建言献策争取政策,调查研究,呼吁呐喊;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组织学术研究著书立说”的工作方针。在我们的真情感召下,许多基层中医、民间中医都积极参加“聚医杰”的学术活动,还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如民间中医大师李可、小针刀发明人朱汉章、第二届国医大师唐祖宣,中医动物药用研究专家陈柏林,中医膏方和疑难病专家沈峰,中医肝病专家朱华春、袁伟东,中医风湿病专家张安林、王英,中医直肠滴入疗法研发人王洪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的全国基层名中医梁国川、顾文忠等,都是“聚医杰”这个平台上的积极分子和杰出名老中医;还有许多优秀的中医传承人。有的“聚医杰”会友坚持20多年或十几年参加学术活动,这是很不容易的,是他们的执着和我们的真情相汇融合,在此向他们表示敬意和感谢!

  北京聚医杰自1998年8月建立以后,就在崔月犁、吕炳奎两位老领导的具体指导下,以“铁肩担道义”的精神,广做调查研究,为刚成立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言献策。影响比较大的助力中医药全面发展的建言献策有:一是在1989年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议,开展“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市”活动,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采纳,江淑安院长受邀参与起草《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市创建方案和评审验收标准》。后来又担任评审验收专家组组长,这项工作一直坚持至今,促进了我国农村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二是为《中医药法》的出台呼吁呐喊。“聚医杰”通过多次学术会议(如2007年西安会议、2014年泰安会议),在会上宣传出台《中医药法》的重要性、必要性,组织全体代表签名写呼吁信,上送国家卫生部、国务院及全体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2015年两次在京组织医药卫生、中医界召开“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呼请他们向全国两会写提案、议案,要求加快出台《中医药法》和相关政策。三是为无证的民间中医争取政策。十几年来,先后数十次在会议上或写信给有关领导人,反映民间中医们的现状和建议,反映给民间中医们开“绿灯”的重要性、必要性;促成在《中医药法》中列专门条款解决了民间中医们的“报考无门”问题,江院长于2017年又应邀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起草《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这个政策执行五年来,虽不尽如人意,但为全国各省市两万多名无证民间中医解决了合法行医的问题,而且这项政策还将长期执行下去,将会有更多的无证民间中医受益。四是通过做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工作,反映执业医师“老人老办法”执行中遗留的漏报问题,促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部在2007年联合出台了《关于妥善解决中医民族医医师资格认定工作中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卫发2007年43号文件)。为全国2万多名无证的民间中医们补充认定了医师资格。五是通过反复向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局长和医政司司长许志仁汇报工作,促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进一步重视民间中医工作,于2011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建国以来的“首次全国民间医药工作座谈会”,并出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民间医药工作的意见》(国中发2011年35号文件)。

  除上述在为民间中医们争取政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外,“聚医杰”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民间中医提供学习培训机会,解决具体问题。如:一是针对2018年新出台的《中医诊所设置标准》中要求,每个有中药饮片使用的中医诊所必须有一名中药师的要求,北京聚医杰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从2019年至2022年,利用课堂、网课的方式培训中医诊所中药师,培训后推荐参加相关考试,使学员们获得中药师资格。二是针对中医学徒或基层中医的中医基础理论薄弱问题,在2020年至今先后举办了多期“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网络培训班,还举办过“真想学中医公益培训班”。三是针对基层中医们的要求,还先后举办了“中医皮肤病培训班”、“中医肝病培训班”、“中医康复理疗师网络培训班”、“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培训班”等实用性强的培训班。四是为优秀的基层中医、民间中医评优颁奖。由于体制等原因,民营中医药人员在当地工作表现再好,也很难得到表扬鼓励,很难得到政府或主管部门的表彰,更谈不上为民间中医评优表功。针对这一不足,北京聚医杰在坚持教育民间中医遵纪守法的同时,对工作成绩突出者每年进行不同项目的评优表彰,既弥补了政府及主管部门的不足,又使基层中医、民间中医有了荣誉感、归属感,增加了他们的正能量。

  35年来,北京聚医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学术交流为重点,搭建好学术交流平台。自1989年11月承办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首次全国中医专科专病医院建设经验交流会”以来,至今共举办了大大小小的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达100多场次,参加的会议代表有一万多人次,历次会议都得到了国家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们的支持和指导。许多领导人和专家都出席过“聚医杰”的学术会议或题过词。经查阅有关资料,从1993年至2005年这10多年间,“聚医杰”先后与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全国中医医院管理学会合作主办或承办了“全国中医专科专病学术经验交流会”10余届;“新世纪中医特色专科专病经验交流会”35届次;自2006年至今,又主办了16届“聚医杰全国中医百佳名医学术交流暨民间中医论坛” 会议,49届“聚医杰全国特色医疗名医学术交流会”,11届“全国中医疑难病学术研讨会”,承办了7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全国县市以上中医医院院长培训班”和2期“全国中医医院管理经验交流会”等。已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会议,“聚医杰”现在已成为国家注册商标。北京聚医杰办会的做法是注重实用性、突出主题,发挥中医药特色医疗优势,不求高大上,不搞花架子。但每次会议都有新意,都有研讨和交流的重点,所以有许多的会友20多年来一直跟定“聚医杰”,是我们的铁杆会友和朋友!

  在著书立说方面,“聚医杰”也是硕果累累。为了搞好学术传承和研究,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还成立了分专科、分病种的学术研究委员会,分工负责。近10年来,先后获得各类学术成果200多项,出版学术专著60余部,有许多专著弥补了中医学术界的空白,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特别是梁国川副会长的《男科妇科不孕不育临证经验》和王玉湘老中医的《中医辨治白血病新识》很有实用性、创新性,受到学术界的好评。“聚医杰”集体主编的《新时代全国基层名中医优秀文集》、《中国百佳基层名中医实用验方选》、《新编中医实用验方效法》、《中医药治疗妇科病新经验》等系列著作出版后,很受基层中医们的欢迎和学术界的好评。

  35年来,全国各地已有几万名基层中医、民间中医都参加过北京聚医杰主办的各种学术会议或培训,使他们增强了信心,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

  回顾聚医杰35年的历程,真是令人百感交集!在此, “北京聚医杰”感谢多年来支持和参与“聚医杰”学术活动的各位领导、专家、教授和所有的会员会友们!感谢10多年来,年年为聚医杰赞助经费、提供保障的沈峰、陈柏林两位老中医和作大力支持的王英、张安林、梁国川、朱华春、袁伟东、李久安、黄天财、亓丰俊等各位副会长和王顺祥、邓扶正、蒋和平、官园园、王开拓、牟冬彬等朋友。同时也怀念为“聚医杰”的发展作出贡献已去世的李可、朱汉章、周钊镛、潘寿先、范子云、苏振州、李国勋、黄连根、任仕乔、李祖汉、林贵文、王自友、方名煊等50多位老会友。

  克难奋进的2023年即将过去,充满希望的龙年2024年即将到来。希望在新的龙年,广大的基层中医、民间中医朋友们,继续发扬团体精神,继续踔历奋进,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耕夫 加菲)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