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子宫内膜增生的分类与治疗

      |      2023-12-29 09:32:11

  【科普】子宫内膜增生的分类与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endometrial hyperplasia, EH)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增生,通常分为两类:不伴异型性的(通常为非肿瘤性)和伴异型性的[肿瘤性,又称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EIN)]。子宫内膜增生症,尤其是伴异型性的,可能进展到或合并子宫内膜癌。

  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不规律、出血异常或痛经等现象。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腹部疼痛、疲劳、体重减轻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病理学检查是通过刮宫或宫腔镜检查获取子宫内膜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子宫内膜增生症极其类型。

  在2014年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系统中,子宫内膜增生症可分为三种类型:

  在正常的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在卵泡期增生,在黄体期分泌。正常增殖期的子宫内膜间质内不存在密集排列的腺体,而正常分泌期的子宫内膜的腺体显得拥挤,但排列整齐,构成腺体的细胞间存在间隔且核分裂不活跃。

  旧称不伴异型性的单纯性或复杂性增生。这种类型的增生中,腺体可能轻微拥挤、扩张,并存在腺腔外翻,但不存在非典型核特征。

  旧称伴异型性的单纯性或复杂性增生。这种类型的增生中,腺体排列紊乱,并存在腺腔外翻、细胞核分裂伴核异型性。染色质可均匀分布也可能聚集,可能存在明显核仁。

  许多因素都可能增加患子宫内膜增生症的风险,包括肥胖、排卵功能障碍、外源性雌激素暴露(如使用某些药物或保健品)等。

  此外,一些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如Lynch综合征或Cowden综合征,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具体选择取决于以下因素:子宫内膜增生类型(伴或不伴异型性)、绝经状态、生育意愿、避孕需求和既存危险因素对于伴异型性的增生,由于存在癌变风险,建议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保持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相对稳定,预防子宫内膜增生症。

  肥胖会增加子宫内膜增生症的风险,因此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预防疾病发生。

  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衡,增加子宫内膜增生症的风险。如有必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类药物。

  部分子宫内膜增生症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有家族病史,建议定期进行遗传咨询和检查。

  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包括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宫颈疾病、卵巢囊肿、输卵管疾病、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疾病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首艘国产航母原研制总指挥胡问鸣获刑13年 被查时退休不到1年,违规打高尔夫球百余次

  大博弈:制造业四分天下,北美占17. 74%,欧洲占17 .25%,中国呢?

  南京25分大胜山西:布莱克尼50+11+10三分 林葳25+9+8失误

  星舰造型还有智驾 十一代索纳塔将于29日下线V健康大空间极狐阿尔法T5

  三星 QD-OLED、Neo QLED、QLED 电视提前泄露,预计CES 2024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