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献策中医妇科专科专病发展建设

      |      2024-02-07 18:06:18

  专家献策中医妇科专科专病发展建设为加强中医专科建设发展,提升中医妇科专科病种临床管理水平,促进中医优势学科建设、学术传承、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推广中西医结合诊疗经验,中华中医药学会专科专病合作发展平台于5月7日在四川省康定市召开妇科专家研讨会,并为当地藏医院患者进行了义诊。国医大师刘敏如、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专家及妇科临床代表2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及义诊活动。

  会议围绕中医妇科优势病种的“梳、验、传”及中医妇科专科专病发展等问题展开研讨,为促进妇科中医药优势资源下沉基层提供了实施方案。

  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主任委员杜惠兰对会议内容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中医妇科专科专病建设应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已制定的优势病种指南和共识意见基础上,遴选适宜基层推广的病种,调研并收集基层需求,加强巡讲与培训,宣贯诊疗方案;专科专病建设要重视科研数据,希望平台在未来的建设中能够深入研究,把成果落到实处,更好地推动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韶波表示,积极支持专科专病合作发展平台建设,面向更多基层临床单位做好学术传承和对口帮扶,共同推动基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中华中医药学会专科专病合作发展平台秘书长杨成亮对平台工作内容及2021学术计划进行了汇报。研讨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秘书长马惠荣主持。

  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中医妇科疾病“梳、验、传”进行了热烈讨论,为中医妇科专科专病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国医大师刘敏如对中医妇科专科发展提出了期望,并强调,我们所开展一切的工作都是为了人民健康,妇科同仁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形成联合体才能更好发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就是要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首先,中医药的发展要与前沿医学技术碰撞,要有大数据建设;其次,中医妇科应向大妇科方向发展,注意将一些特色优势病种纳入妇科学术体系建设中,以专科专病合作发展平台为桥梁,打通专家与基层医生的沟通渠道。

  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罗颂平表示,一方面我们要推进基层医院与三甲医院的医疗水平“同质化”,加强基层医生专科培训,使优势诊疗方案有效下沉到基层;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调研,筛选出适合基层学习的优势病种。平台的发展要弘扬“井冈山精神”,让基层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

  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刘雁峰、许丽锦、李伟莉、连方、贺丰杰、梁瑞宁、魏邵斌,以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梁雪芳、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卢苏、厦门市中医院陈锦红、刘敏如女科医系研究院刘洪冰、甘孜藏族自治州藏医院阿佳等妇科专家在研讨会上建言献策。专家们建议,将宫颈病变、外阴病变、盆腔炎性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早断诸症、痛经、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纳入向基层推广的优势病种;同时,重视中医妇科在治未病、亚健康,如卵巢早衰、术前干预、产后调养、肿瘤术后康复等领域的发展,融入大健康理念,拓宽中医优势病种范畴,开阔中医妇科服务体系;推广普及适合基层中医医院的诊疗方案,特别是中医适宜技术,帮扶基层中医药工作者更好地开展临床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线上平台,做好临床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通过专科专病合作发展平台,打通名医与基层中医及百姓的桥梁,“大专家”带“大师傅”,“大师傅”带“小师傅”,逐级带徒,将名家学术精华普及到基层;另外,中医妇科专科专病建设需要加强科研力量,激发研究人员热情,融汇中西医,围绕优势病种开展横向研究,以学术研究带动基层中医药工作创新发展。

  中华中医药学会专科专病合作发展平台在院士、国医大师的关怀与指导下,经专家研究讨论与精心筹备,于2020年11月正式启动。该平台致力于促进各医疗机构间专科专病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定位于面向基层的学术传播与推广,在学科建设与学术传承、人才培养与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计划从今年起,通过落实专家研讨、基层传帮带、中医药科普、名医名方研发转化、实施中医药临床问题解决方案等工作,构建专科专病学术体系,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等国家区域性发展战略,助力各地卫生、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