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医大附一院对口帮扶 鲁甸建立县硬乡强村好医

      |      2023-12-13 22:18:16

  昆医大附一院对口帮扶 鲁甸建立县硬乡强村好医疗服务能力“和地震前相比,变化可大了,现在看病方便多了,不仅能看得上病,还看得好、看得起”。12月2日,记者来到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卫生院,体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该镇马大爷高兴地与记者聊天,谈起医疗改革给老百姓看病带来的变化滔滔不绝。

  2014年8月3日,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历经9年不懈建设,县医院、乡镇卫生院(中心),村卫生室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解决了全县2个街道,11个乡镇,103个行政村和社区50多万人口看病难的问题。

  昭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鲁甸县人民医院)在国家“组团式”对口帮扶及省管县用帮扶政策支持下,通过分级分层次帮扶,县医院医疗水平明显提高,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室全部达标,建立起了县硬乡强村好的医疗服务能力,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问题,全面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切实做到了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一般疾病不出村的医疗新变化。

  昆医大附一院皮肤科副主任、“组团式”对口帮扶医疗队队长、昭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鲁甸县人民医院)院长刘彤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鲁甸县人民医院建设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对医院全面建设的领导作用,18年来,昆医大附一院派出医疗队17批,共有副高以上职称专家88名。选定34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副高级以上专家,以“师带徒”的方式对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进行带教。2022年至今,鲁甸县人民医院已选派84名医护业务骨干到支援医院和省内外三甲医院进修学习,涉及骨科、神经内科、产科、妇科、呼吸科以及感控等学科。培养了一大批妇科、产科、骨科、麻醉、创伤外科等学科专业骨干。

  昆医大附一院在鲁甸县人民医院建立了心脏内科、消化内科、呼吸科、神经内科等15个专家工作站,省级专家定期到鲁甸县人民医院进行教学、带教查房、业务培训、学术讲座、义诊等多种形式帮扶。昆医大附一院制定了专家工作站考核办法,有效防止了挂牌不工作、工作不出力、出力没有效果的情况出现。

  刘彤云表示,在昆医大附一院的长期帮扶下,鲁甸县人民医院现如今完全能独立自主,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和水平开展的颅内血肿清除术、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肺恶性肿瘤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腹腔血肿血管栓塞术等三、四级复杂手术。填补了鲁甸县心血管介入、日间手术、颈部肿物切除术等新技术新项目的空白。

  截至目前,已在鲁甸县人民医院开展新技术新业务45项,建成国家标准化心衰中心、高血压中心、房颤中心、肺血管病建设单位4个。

  不断强化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等急诊急救中心建设及质控管理工作。致力将“五大中心”打造成集急诊急救、院外随访、分级诊疗、基层培训及患者教育为一体的全县医疗诊疗核心。并与昆医大附一院签订合同,通过纳里平台开展远程会诊,至今已开展远程会诊800余例。

  刘彤云介绍,2023年有望突破手术8000台次,三四级手术达2000余台,自今年2月启动介入治疗以来,已顺利完成460余台次介入手术治疗。医院在危、急、重、难等重大疾病救治能力方面得到大幅提升,有效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

  昆医大附一院省管县用医疗队队长、鲁甸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杜开利介绍,为补齐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务人员人才短板,昆医大附一院联合鲁甸县人民医院针对基层开展“授人以渔”培训行动,在创伤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规范诊疗流程等内容,对全县乡镇卫生院(中心)和村卫生室医护人员进行轮流培训,今年4月至今已组织开展培训3轮410人次。

  通过培训,有效提高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诊治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的能力,减少误诊、漏诊以及改善临床预后,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综合素质。

  县卫生健康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心脑血管救治站的建设到取得重要进展,有力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急危重症患者的识别能务和救治能力,填补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地溶栓治疗空白,初步搭建了覆盖全县急性胸痛和脑卒中患者的快速救治网络,基层抢救急危重症患者能力明显增强。

  刘彤云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强临床、科研、教学及乡村医生培训,推动县、乡镇、村三级学科建设发展,补齐人才短板仍然是重中之重,建立规章制度,提高县、乡镇和村三级医护人员依法行医、依法执医水平。

  截至11月底,昆明医科大学党委常委、昆医大附一院医院党委书记周佳,医院副书记、院长曾仲先后6次到昭通市镇雄县、永善县和鲁甸县等县人民医院指导和检查帮扶工作,要求队员进一步深化和丰富帮扶内容,以硬件帮扶向技术转变,提升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水平。